- 科普头条
- 食品·健康
- 军事·论剑
- 天文·地理
-
-
澳門沙娛樂城官網|中国科学家为15种肿瘤的细胞“画像”
研究团队比较了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髓系细胞类群在不同癌种内的特性,为靶向不同癌种内髓系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02-07 12:02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这届年轻人为何睡不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平淡而有规律的生活。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睡眠质量差,90后朱敏一直在吃药调理,“我每晚入睡很困难,睡不安稳是常态,还经常做噩梦。
02-07 09:16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 长江江豚等升为一级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2月4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仅脊椎动物就达7300种,其中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长江江豚、朱鹮、大鲵等许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为我国所特有。
02-07 09:15太阳城申博官方直营网哈工程技术为“华龙一号”穿上“防护服”
2011年开始,哈工程全力支持“华龙一号”项目,孙中宁带领团队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开展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研究。在之后的四年里,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研发基地,团队成员建起了大规模综合实验装置,完成了11类数十次实验。
02-07 09:15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设定时间线
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纵观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北京已经开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
02-07 09:15中美领跑!全球首个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发布
2月4日,浪潮信息联合国际权威机构IDC发布《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浪潮信息副总裁张东则表示:“未来几年新兴技术应用将成为算力提升最主要的驱动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带动的AI算力需求。
02-07 09:15氢燃料电池:解密小世界赋能大乾坤
“蠡湖”号搭载的国产氢燃料电池正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部长邵志刚团队。2017年,经过反复考察,邵志刚团队将基于薄层金属双极板的氢燃料电池电堆专利技术普通许可给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明天)。
02-07 09:15含硫氨基酸改善妊娠母猪繁殖性能
妊娠晚期和哺乳期的母亲营养与后代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团队研究结果显示,从妊娠晚期到哺乳期,蛋氨酸占含硫氨基酸总量的51%是维持后代健康的最佳配比,过高比例的蛋氨酸/半胱氨酸比例可能会增加后代的健康风险。而在母猪妊娠后期添加0.48%蛋氨酸的日粮,其仔猪的成活率、日增重及断奶重也均有所提升。
02-07 09:15离子束断层扫描技术使纳米亚细胞成像成为可能
核酸和蛋白质的多参数单细胞表型揭示了在发展过程和整个癌症进展过程中发生的分子复杂性变化,揭示了潜在的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作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密度目标的高精度离子束层析成像无参数重建方法。
02-07 09:14看!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5日20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图中①为阿茜达利亚平原;②为克律塞平原;③为子午高原;④为斯基亚帕雷利坑;⑤为水手谷。
02-07 09:14新发现“纳米变色龙”只有一粒瓜子大
研究人员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一种葵花籽大小的变色龙,可能是全球最小爬行动物。据路透社4日报道,马达加斯加和德国研究人员在马达加斯加北部森林中发现了这种袖珍爬行动物,称它们为“纳米变色龙”。
02-07 09:14月球之水风中飘
月球上的一些水(艺术制图中描绘了从地球上空升起的景象)可能来自于地球磁场屏蔽中的带电粒子。在此期间,来自地球磁场保护盾的带电粒子可能会被吹向月球,在那里它们会猛击月球表面,并像太阳风一样产生水。
02-07 09:14量子精密测量“破局者”贺羽:专注科学仪器,为更多行业赋能
“既然夜不能寐,证明这是我真心想干的事。”2010年,贺羽如愿进入杜江峰院士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工作,负责量子精密测量仪器设备的搭建。
02-07 09:14 -
被钟南山两次点赞的这个预测系统,到底“神”在哪儿?
连日来的一周,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点赞的“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发布网址:/covid-19_lzu_edu_cn/)火爆刷屏网络,一度冲上“热搜榜”。” 2021年1月31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启动仪式上,再次提及兰州大学。
02-07 09:14拿下NASA大订单!SpaceX将负责SPHEREx发射任务
据俄罗斯卫星网6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签订了SPHEREx太空望远镜项目发射任务的合同。据报道,作为NASA为期两年的天体物理学任务SPHEREx项目的一部分,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将负责把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
02-07 09:14特殊纳米笼高效“解毒”灭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阳丽华课题组与熊宇杰团队合作,首次提出构建高效低毒抗菌纳米酶的新策略,他们从设计的系列纳米笼中,筛选出一种纳米笼不仅可高效“解毒”灭菌,而且对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均无毒性。
02-07 09:13贼兽类化石破解哺乳动物听觉演化谜题
爬行动物演化为哺乳动物过程中,方骨和关节骨逐渐演变成了砧骨和锤骨,才形成了我们哺乳动物现在“三骨鼎立”的敏锐听觉结构。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蕴含了复杂的细节过程,是砧骨和锤骨扩展适应和再作用的最佳范例。
02-05 10:34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
为全面实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进一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国家医保局近日组织开展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
02-05 10:26 -
坚持防疫保健康!“返乡过年”这样过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应该阖家团圆的节日。但近期,全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散发及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
02-05 10:24“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揭晓
2月4日,由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科普中国—2020 年度科普推选活动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现场揭晓了2020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02-05 10:19世卫组织预计未来几十年癌症病例数将大幅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预计未来几十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将大幅增加,到2040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比2020年增加近五成,其中中低收入国家增幅最大。世卫组织预计,未来几十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将大幅增加,到2040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比2020年增加47%,其中中低收入国家增幅最大。
02-05 10:13南海对中国降水变化重要性获揭示
华南是东亚季风区的一个重要区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降水丰沛,洪涝灾害频发,该区域降水的预报准确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华南后汛期,西太副高位置更偏北,会引导南海水汽流经华南而不停留,继续向更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汇聚。
02-05 10:12首次实现低维铁电极化超低功耗反转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段纯刚、钟妮、向平华研究团队,首次提出自发离子吸附策略实现低维铁电极化的超低功耗反转。“实验证据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CIPS的铁电极化反转源于固液界面处铁电偶极子和液体中离子的相互作用。
02-05 10:12应对细菌耐药问题须全社会合力
细菌耐药的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面对的难题之一。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早就预言,人们若因无知而滥用青霉素,就要在道德上为他人的死亡负责,因为无知带来的耐药问题会导致其他人因此而丧命。美国自1996年开始监测抗生素抗性细菌(ARB)/ARGs,我国也于2016年制订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 (2016—2020)》。
02-05 10:12“典赞·2020科普中国” 十大科学辟谣榜揭晓
2月4日由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科普中国—2020 年度科普推选活动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现场揭晓了2020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
02-05 10:10三连增!小岗村四次分红“述说”小康生活
”在小岗村2020年度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暨先进典型表彰大会现场,72岁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缪夕群一连说出三个“没想到”。” 五年来,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700元跃升至27600元,增幅达87.8%,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70万元增长至1160万元,增幅达73.1%。
02-05 10:09 -
科学家呼吁全面开放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
数百名科学家敦促公开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以帮助分析变异病毒是如何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生物信息学家Sebastian Mauer-Stroh表示:“这么多实验室向GISAID提供新冠病毒基因组的原因,正是限制公开再分享的数据获取协议。
02-05 09:57“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事件揭晓
2月4日,由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科普中国—2020 年度科普推选活动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现场揭晓了2020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02-05 09:57
∨∨
∨
∨ -
-
-
把握“后疫情时代”机遇 体育健康消费前景可期
受疫情影响,整个中国体育产业在2020年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这样的背景下,也让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体育产业的未来。
02-04 19:11当肿瘤免疫治疗遭遇不良反应,如何转危为安?
肿瘤免疫治疗的兴起,为人类攻克癌症带来了曙光。其中,PD-1药物免疫疗法是通过阻断PD-1信号通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PD-1药物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领域,已经成为继手术、放化疗之后新兴的有效治疗方法。
01-15 20:18新研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参与研究的约书亚·戈尔登贝格说,该研究是首个检验成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评估对2型糖尿病缓解率的系统研究。
01-15 10:17“全民健身 活力中国”智跑城市系列赛漳州站举办
本次比赛设置团队组和家庭亲子组等近千人参与,活动采取分批、分时、分赛的出发形式,运动员分批次抵达赛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参赛活动的人员安全,严格进行体温检测,合理组织。
12-27 10:202020年“智跑回天”城市定向赛成功举办
根据参赛人群的各自特点,此次活动共分为成年男子组、成年女子组、团体组和亲子组四个组别;在活动的线路设计上着重体现回天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美。
12-20 20:01首药控股刘志华:做出患者用得起的创新药
谈到做新药,人们常说的就是“10亿美元、15年时间、九成失败率”的成本。刘志华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掌握新药研发全过程的科研人才,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为中国医药事业的进步作一点贡献。
12-16 16:58这个冬天,到长春体验“都市冰雪”!
长春冰雪优势得天独厚,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长春市将借2022冬奥会在北京举办的契机,以冰雪为媒,广发“朋友圈”,加强城市联动,促进交流合作,为全民上冰雪提供条件。
12-08 17:59权威专家科普!带走马拉多纳的心梗,可以这样预防
11月26日,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宾尼什镇的废墟上,叙利亚画家阿齐兹·阿斯玛(Aziz Asmar)正在为逝世的“球王”马拉多纳画像。资料图:2008年8月19日,北京奥运会男足第二场半决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球王马拉多纳到场观看巴西、阿根廷遭遇战。
11-27 10:28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成立
为推动我国近距离治疗和智慧放疗的发展,加强行业内技术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放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影响力,经中国核学会批准,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成立大会于9月19日在北京召开。
09-23 11:20 -
发力大健康产业 美大益生菌研究院成立
2020年,美大控股集团正式发力美大健康产业,将大健康产业纳入长期发展目标,以“让生命更健康”为发展愿景,以生物科技为主体,益生菌康养产品、人工智能为两翼,实现“自然和谐,人人健康”的创业初心。
09-21 17:192020“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张家口开跑
初秋九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今天下午,2020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在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元宝山村举办。
09-04 20:22健康有我之“我身边的战‘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原创作品征集活动” 获奖名单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举国全民投入,社会各界助力。冲在最前线的不仅有我们卫生健康系统的战士们、研究一线的学者们,更有守护着人民健康的广大基层群众,用实际行动写出了一幅幅不朽的战役篇章。
07-30 15:36 -
今年“三伏”40天,“苦夏”之时怎么吃?
7月16日进入“三伏”中的“头伏”,全国多地即将开启“蒸烤”模式。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荷叶绿豆粥、冬瓜莲子粥、冬瓜芡实汤等都是补气清暑、调理脾胃的不错选择。
07-15 11:23疫情期间居家学习 考生备考饮食攻略请查收
从6月17日开始,北京市各学段的学生又“回归”居家线上学习模式了。很多初高三家长发愁,居家学习给孩子吃什么?考前这个时间要不要给孩子补补营养?今天,小编给各位家长带来了一些“考前饮食建议”,快来看看吧!
06-22 16:19【世界献血者日】一文看懂献血、输血与骨髓捐献
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今年的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为“献血,让世界更健康”。疫情期间,青年学生、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抗击疫情,纷纷无偿献血战“疫”,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06-14 07:00北京市疾控中心:出现四种情况应立即去发热门诊排查
从4月30日开始,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至二级。那么,这期间市民去医院看病应该注意什么呢?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后该怎么办呢?
05-16 09:21阜外医院开展疫情期间肺动脉高压患者关爱活动
每年5月5日是国际肺动脉高压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展了“多学科联动”肺动脉高压大型医患交流会。会议采取线上直播,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
05-06 11:12湖北多学科医生线上公益门诊开启
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等湖北省多家医院的近40名医生联合开展的线上公益门诊在大姨妈平台正式上线。
02-08 10:10中国药学会药学科技志愿者倡议: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们在行动
2.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好药学服务工作,指导医护及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科学引导公众防疫意识,加强抗击疫情正面宣传,做好舆论正面导向。3.及时总结报送药学科技志愿者在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中的感人事迹,树立志愿先进典型,凝聚正能量。
02-04 10:34 -
澳美科学家培育出抗登革热病毒的转基因蚊子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科学家普拉萨德·普拉德卡博士介绍说,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成功对埃及伊蚊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感染和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能力显著降低。据介绍,此前已有科学家尝试对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种群进行基因改造,以使它们对病毒产生抗性,但这些方法通常只能针对一两种登革热病毒,预防病毒传播效果有限。
01-19 09:152019年健康快车停靠7省8市 完成扶贫复明手术8800余例
12月17日,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2019年度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发布2019年度工作成绩。截止到12月16日,健康快车火车医院项目已完成扶贫复明手术8871例。
12-17 15:13
∨∨
∨
∨ -
-
- 太阳城申博官方直营网
一个“创客团队”的时代之思——来自“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的报告(下)
近年来,“我们的太空”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朋友圈”:邀请刘洋、王亚平等航天员担纲“航天晨语”主播,央视主持人海霞、康辉参与“周末心语”栏目;授予单霁翔、刘慈欣等名人“航天文化大使”,为航天打CALL,吸引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等为航天人送祝福……不断凝聚更多力量,为强国梦、航天梦鼓与呼。
12-18 18:31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来自“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的报告(上)
瞄准这些目标,“我们的太空”团队里每天都在孕育发生着新的变化—— 团队成员李响负责航天舆情的分析整理工作。王欣阁、张磊以及团队其他成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共识: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不能还是老一套,必须有所改变。
12-18 18:30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
在作者看来,人工智能以其独有的变革动因与时尚新标签进入决策视野,将极大程度影响未来战争的走向。该书以此为基础提炼出了未来战争技术与趋势的众多观点,对读者感悟从传统战争到智能战争的变革之道提供了科学参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及前瞻性。
10-29 09:22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统与二级游机发动机匹配验证
朱雀二号液氧甲烷中型运载火箭全箭总长49.5米,箭体直径3.35米,起飞推力268吨,起飞质量216吨,200km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吨、5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吨。
07-15 08:56未来战机真的不需要飞行员了吗?
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新型“忠诚僚机”首架原型机近日正式亮相。本期《烽火访谈》邀请军事专家、空军大校焦国力和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演讲专委会副主任赵育青,一起畅谈未来无人战机,欢迎关注。
07-11 10:18智能无人机将如何改变未来空战格局?
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新型“忠诚僚机”首架原型机近日正式亮相。本期《烽火访谈》邀请军事专家、空军大校焦国力和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演讲专委会副主任赵育青,一起畅谈未来无人战机,欢迎关注。
07-10 10:18美军“女武神”没有起落架 如何完成起降?
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新型“忠诚僚机”首架原型机近日正式亮相。本期《烽火访谈》邀请军事专家、空军大校焦国力和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演讲专委会副主任赵育青,一起畅谈未来无人战机,欢迎关注。
07-08 10:17 -
人工智能会垄断未来空战吗
英国《空中力量》报道,11月初,受五角大楼重视的DARPA制定了空战改革计划,研发让无人机在由人类飞行员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空中格斗的人工智能算法。一些战斗机飞行员对DARPA试图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垄断空战的努力感到不满。
12-16 16:14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将在长春举行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新闻发布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10月17日至21日,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将在吉林长春进行。
10-13 17:14 -
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科普行走进山东
在启动仪式上,高密一中、高密二中、高密至诚学校被联合体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同时,联合体向以上3所学校捐赠了航模、船模、科普书刊等。
09-25 09:43第二届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VCR豪情播映
“通过本次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我们接受的是国防教育,赛的是一股不服输的拼劲。练兵打仗,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是一个兵,一个大学生士兵。”来自江苏省东南大学射击队一队的“中华枪王”冠军李凯这样说。
09-21 12:47触摸大国重器 感受中国力量——军事科技嘉年华即将登陆天津欢乐谷
活动包含“军事科技嘉年华”“亲子欢乐嘉年华”“街头魔幻嘉年华”“午夜狂欢嘉年华”四大精彩主题内容,并将于9月6日开始,拉开为期近两个月的狂欢盛宴。
09-05 22:30俄载机器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俄罗斯航天集团27日发布公告说,载有俄第一个太空机器人的“联盟MS-14”飞船当天与国际空间站二次对接成功。俄罗斯22日发射“联盟-2.1a”运载火箭,将载有“太空机器人F-850”的“联盟MS-14”飞船送往空间站。
08-28 08:53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试点培训班在京举行
近日,首届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试点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此次培训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指导,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主办,国防工业出版社协办。来自苏、鲁、鄂、甘、新、蒙、豫等7省(区)9所试点学校的3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08-21 16:47中国民营可回收火箭发射侧记
从敦煌机场下飞机,一路驱车5小时,才能抵达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翎客航天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的火箭基地。而在距离基地厂房直线距离1.6千米外,翎客航天新建成的发射工位正静候该公司RLV-T5型公里级火箭的第3次发射及回收试验。
08-12 09:03国际军事比赛"海上登陆"项目障碍赛开赛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当地时间8月5日上午10时,“国际军事比赛—2019”海上登陆项目障碍赛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拉开战幕,中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4个国家12个陆战班96名陆战队员展开激烈角逐,中国参赛队最终以9分01秒的成绩勇夺第一名。
08-06 16:06 -
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举行海军节活动 中国海军"海上登陆"参赛队官兵受邀参加
当地时间7月28日,俄罗斯迎来了第323个海军节。今年,正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备战国际军事比赛—2019”海上登陆项目的海军陆战队员,也受邀参加俄军波罗的海舰队海军节活动。
07-29 18:41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7月17日上午,中国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授勋仪式在法希尔超级营地举行。11时,分队官兵精神抖擞、整齐列队,联非达团副联合特别代表、部队司令和参谋长共同为全部140名官兵授予了和平荣誉勋章。
07-18 18:10
∨∨
∨
∨ -
-
-
旅美大熊猫幼崽“小奇迹”在线上直播中亮相
旅居在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幼崽“小奇迹”27日下午在动物园的一场线上直播中亮相。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部,又被称为美国国家动物园,它于1972年首次迎来大熊猫。
01-28 15:25中国天气全媒体产品资源推介会在京举行
“中国天气”品牌目前已打造了“天气·预警”、“天气·现场”、“天气·解读”、“天气·生活”4类共11种有准度、有态度、有温度的全媒体产品,包含天气头条、生活预警地图、追风逐雨、数据可视化产品、我的天空等。
12-24 14:23太阳城申博官方直营网圆梦!运鸿集团正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9月20日,中国航天基金会与运鸿集团合作伙伴签约授牌仪式在湖北省运鸿大健康产业园举行,运鸿集团正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09-20 15:30手绘科普插画:台风,暴力“舞者”打哪儿来?
台风的胚胎阶段是热带扰动,这种热带扰动往往也是一个小的涡旋或者对流云团,由零散的热带扰动不断组织起来;在发展阶段,台风不断吸收能量,对流不断向上伸展,中心附近风速不断加大,直到形成成熟的台风眼墙结构;
08-27 14:48航模冠军走进航空航天直播课
8月18日,学而思网校联合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举行航空航天直播课,特邀航空工业爱飞客文化航空科普总监、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冠军戴琛走进直播间,以前沿视角和趣味十足的讲解,帮助广大中小学生领略飞行魅力,了解航空相关知识,激发孩子们心中的航空强国梦。
08-20 17:0440千米高空,科学家要放个气球当天文台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个新的项目,计划利用气球将一个2.5米高的望远镜送入平流层,构建一个空中天文台。吴庆文说,实验如果成功,科学家将继续发射卫星或采用更大的探测望远镜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08-17 09:41天文学家研究揭秘:类太阳恒星氦闪后可普遍产生锂元素
恒星中锂元素从主序经过红巨星、氦闪(红巨星上端)到红团簇的氦核燃烧阶段的演化。成果论文第一作者库马尔说,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晚期类太阳恒星中锂丰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发现类太阳恒星经过氦闪后锂丰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极为普遍。
07-07 10:08抹香鲸塑化标本大连展出 标本制作历时4余年
6月4日,参观者在《巨鲸传奇》特展中观看展出的抹香鲸塑化标本。近日,《巨鲸传奇》特展在辽宁省大连市金石滩金石文化博览广场开展。展览的主展品是抹香鲸塑化标本“洋洋”,于2016年在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搁浅死亡,后被送往大连制作成标本,标本制作历时4年多。《巨鲸传奇》特展以抹香鲸塑化标本为主线,共设置六个主题展区,观众可近距离感受深海巨兽的震撼之美。
06-04 17:34美国太阳望远镜发布首批高清太阳照片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弗朗斯·科多瓦说,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未来还可绘制日冕内部的磁场,提升我们对太空天气的理解,提高对太阳风暴的预测能力。
02-02 14:39中国航天迎“超级2020”:发射计划超40次
记者17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19年,在102箭、492个航天器的世界航天发射版图中,中国航天以全年发射运载火箭34次的成绩再次占据榜首。“高”主要体现在发射密度上,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发射有望突破40次,发射60余颗航天器,再创历史新高。
01-19 09:18美天文学家发现首颗在金星轨道内运行的小行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团队利用设在帕洛马天文台的巡天相机“兹维基瞬态观测设备(ZTF)”,在太阳系内发现首颗完全在金星轨道内运行的小行星。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汤姆·普林斯表示,这颗小行星可能因为与太阳系内的行星碰撞而坠入金星轨道。
01-19 09:17中科院在轨科学卫星健康运行未来继续发射
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工作会议17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该院成功研制发射并在轨运行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中国首颗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中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目前状态良好、健康运行。
01-19 09:17远望6号船完成首次大修改造增强测控能力
远望6号船在我国东海海域圆满完成船舶动力试航后,17日停靠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标志着这艘船长达9个月的首次大修改造圆满结束。远望6号船是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2008年7月8日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01-19 09:15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送科普进校园
12月19日下午,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主办的系列化公益科普活动“科学大讲堂”进入北京某小学,为该校200多名师生举办了题为“地震、火山和地球的奥秘”的讲座。
01-02 09:54“太极一号”引力参考传感器:一切从“零”开始
中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这也意味着搭载在该卫星的核心测量设备“引力参考传感器”成功实现在轨应用。510所引力参考传感器的成功研制,也标志着中国在此类最前沿的航天高精尖领域开始发力争先。
10-15 09:01看清引力波的“旋转” 需要更灵敏的“眼睛”
此次研究预测,引力波在大质量星体附近不仅仅会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随之而来的还有偏振面的转动和法拉第旋转效应。范锡龙回答说,对引力波偏振面可以发生转动的预测,主要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因此探测到引力波偏振面的转动可以更加全面地检验广义相对论,是对引力波性质的全方位的认识。
10-15 09:01 -
SpaceX有望明年初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201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宣告退役,NASA一直不得不依靠俄罗斯以每人8500万美元的成本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他补充说:“我们希望在运送宇航员之前,至少连续进行10次成功测试,测试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
10-15 09:00迄今最黑材料可吸收99.995%的入射光,有助发现系外行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3日报道,中美科学家今天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比之前最黑材料还要黑10倍的材料。新材料由碳纳米管(CNT)阵列制成,可捕获99.995%的入射光,是有史以来最黑的材料。
09-16 08:599月“天象剧场”:浪漫流星雨 团圆中秋月
9月将至,天宇精彩。天文专家介绍说,御夫座流星雨极大、海王星冲日、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极大、中秋圆月等多部“大片”将在9月的“天象剧场”轮番上映。
08-29 12:49地球可能并非最宜居星球 系外行星或拥有更丰富生命
奥尔森团队使用由NASA开发的“火箭-3-D”软件,模拟了不同类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环境以及气候和海洋栖息地。:“我们的研究旨在确定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和活跃生命的系外行星海洋。
08-28 08:55中国科学家领衔发现脉冲星自转状态突变导致星风云亮度变化
脉冲星及脉冲星风云系统的示意图,中间的橙色部分代表脉冲星(仅为示意绘制,天体大小不反映实际比例)。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脉冲星自转状态突变导致脉冲星风云亮度变化的现象,为研究脉冲星自转减速机制、脉冲星磁场结构以及脉冲星风云的基本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08-28 08:54“机器人航天员”太空首秀遇挫
按计划,携带“费多尔”的“联盟MS-14”号飞船应于莫斯科时间24日8时30分在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监控下完成自动对接。对接失败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区段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表示,“联盟”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发生以前没有遇到的特殊情况。
08-27 08:56火星生命可能也会“随风飘移”
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最新报告,欧洲科学家团队在地球的沙漠上开展了一项模拟研究发现:火星上有生命的微生物,或许也能够随风中的粉尘颗粒在火星上飘移。研究团队在贯穿阿塔卡马沙漠极端干旱核心区的两个区域,选取了3个采样点,一共采集到了23个细菌和8个真菌物种。
08-27 08:56银河系内发现大爆炸后“第二代”恒星
据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近日发布的最新消息,科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极其古老的“贫铁”恒星,距地球3.5万光年,属于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诞生的“第二代”恒星中的首批成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托马斯·诺德兰德表示,该星看起来严重缺乏铁,如果将它的物质总量视为一个奥运会的游泳池,那么铁含量也就只占一个水滴。
08-14 09:17 -
细菌们,到小行星上采矿去!
太空采矿能造福地球环境。” 泽亚表示,太空采矿具有巨大的经济前景,很多小行星富含金属,包括主要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和其他产品的稀有金属,这些金属在地球上很难找到。根据他的设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所有重工业和采矿业都要“移师太空”,地球上只进行与生活有关的活动。
08-14 09:15我国公众13日可赏“圣洛朗的眼泪”流星雨
向流星许个心愿,是件很浪漫的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介绍,英仙座流星雨活跃期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流量大且稳定。天文预报显示,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极大预计出现在8月13日,持续时间比较长。
08-12 09:04美国新登月计划有何不一样
在人类登月50年后,美国航天局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新一代重型火箭和“猎户座”飞船,计划2024年前再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登月计划分三部分 要实现这一套能多次往返月球的登月设想,“阿耳忒弥斯”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建造“门户”、建造前往“门户”的火箭和飞船、建造往返“门户”与月表的“摆渡车”。
08-12 09:04
∨∨
∨
∨ -
- 全球最大飞机安-225成“网红”,有啥来头?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417/1587119595454_High.mp4
- 高超音速武器为何难以防御?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401/1585705869004_High.mp4
- 22年光辉岁月!“空中利剑”歼-10成长史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27/1585288340669_High.mp4
- 战疫先锋AR/VR在军事领域有何应用?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20/1584682866040_High.mp4
- 3D打印助力战疫 如何变革装备生产?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19/1584601282466_High.mp4
- 人工智能助力战疫 AI如何影响未来战争?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18/1584511992361_High.mp4
- 科技助力抗疫 5G如何主导智能战争?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25098_High.mp4
- 红外测温助力战疫 夜视技术如何成“第三只眼“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28829_High.mp4
- 北斗助力战疫 卫星导航如何成战场“千里眼”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32859_High.mp4
- 无人机助力战“疫” 如何主导未来战场? /flv1_gmw_cn/soby/sobey/20200318/1584519037314_High.mp4
光明动科普
太阳城申博官方直营网>>- 科普影视
- 科普阅读